春日[1] 王績
【選文】
前旦出園遊,林華都未有。
今朝下堂來,池冰開已久。
《全唐詩‧卷三七》
【作者與賞析】
王績,字無功,號東皋子。太原祁(今山西省郊縣)人。隋文帝開皇五年(西元585年) 生於太原,唐太宗貞觀十八年(西元644年) 卒於金陵,享壽六十。其兄為諡號文中子的隋末大儒王通。
隋煬帝大業年間(西元605年-617年),王績因舉孝悌廉潔而任秘書省正字,由於才無所用,任職期間便不理政事,並常因飲酒不節失職,之後更稱病罷官,乞調外職。外任揚州六合縣令之後,仍嗜酒不任公務。隋末義軍起事,王績因為無法執行朝廷委任公務,多次遭受勘劾,最終只得將所受俸祿堆置縣城門前,託病認錯,乘輕舟離去。去職遍遊山水之後,王績選擇定居金陵 (今江蘇省南京市),寄情農務,種黍釀酒,養鳥采藥,並研讀《周易》、《老子》、《莊子》諸書。
王績工詩,其詩作為後人集成《東皋子集》。由於為人放誕縱酒,詩作當中甚多與酒相關的敘述。又因為理想抱負無法施展,轉而寄情於田園,寓託於老、莊,因此其詩句之間除了經常性地表現出對於現實狀況的不滿之外,也總會流露出頹放消極逃避的意象。
出遊的目的是多元的,可以是觀覽勝景而緬懷今古,也可以是舊地重遊而消解思念,更可以是隨意馳騁而縱放情緒。關於出遊的書寫也是多元的,可以是描摹景物而讚嘆造化,也可以是對比印象而緬懷舊人,更可以是點綴風物而抒發胸臆。王績的〈春日〉,似乎難以就這幾個角度進行解析。
春天的腳步是迅速而難以察覺的,所謂「前旦出園遊,林華都未有。今朝下堂來,池冰開已久」,不過數日光景,原本沉寂而令人無感的花木與水池,都發生了巨大變化,花朵綻放、冰雪消融,景象的改變似乎給王績帶來相當的衝擊。
林花初開、冰雪初融以後的早春景色,雖然不似繁花似錦的暮春氣象,卻也饒富風韻。所謂「雪被南軒梅」,尚未消解的餘雪與枝頭綻放的梅花,相互映襯,似乎凸顯了早春時節的品物紛呈;而所謂「風催北庭柳」,在風中擺動的嫩綠柳枝,似乎是在告訴世人大地已然生機盎然。
面對花木欣欣的初春面貌,詩人忻悅滿懷,感物生情,興之所至,於是呼喚著仍然為了生計忙碌不堪的「竈前妾」與「機中婦」——美好的春天已經到來,且來飲上一盞去歲釀製的「營春酒」,品味這早春的媚景。
王績的出遊,外在的形式與過程是簡單的,所看到的景致,也只是未開與綻放的花朵、未融與已消的冰雪,乍看之下,並無高深之處。然而王績於閑居之際,於外物感知甚精,任何細微的變化,對其內心世界就是巨大的衝擊。所以,表面上是綻放與否、消融與否,實際上卻是年華又過、時事變遷。或許,王績意欲抒發的,與其說是遊歷景色的美好,毋寧說是心靈轉換的痕跡。
[1]〈春日〉:一又名〈初春〉。
[2]被:(ㄆㄧ),覆蓋。
[3]催:催促
[4]竈:(ㄗㄠˋ)灶;以磚土或石塊砌成,用以生火烹飪的設備。
[5]機:織布機。
[6]年光:生活的情況。
[7]恰恰:恰巧、剛好。
[8]營:營求、營造。
留言列表